2017-06-09 22:40 来源:澎湃新闻
6月8日,路透社发布2017年亚太最具创新能力大学排行榜。韩国科学技术院蝉联登顶,但在上榜的75所院校中,中国的大学数量最多,达到25所。(文末附完整榜单)
该榜单选出的是那些致力于为科学做贡献,并研发新技术的学府。榜单的排名考察因素包括学术论文能力、专利申请数量和学术表现等。
中国有25所大学上榜,居各国之首,其中内地21所,香港4所,台湾继续无院校上榜。中国大学中排名最高的是清华大学,名列第6;北京大学排名第13;浙江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亦跻身前20,分别排名第19和第20。
韩国科学技术院连续两年荣登榜首,韩国大学在前5强中占据4席,在前20强中占据8席,共有22所韩国大学上榜。尽管韩国的上榜院校数不是最多,但考虑到韩国5100万的人口,其优质大学比例还是非常高的。
日本19所大学上榜,澳大利亚5所、新加坡2所、新西兰和印度各1所上榜。
排名第一的韩国科学技术院由韩国政府于1971年在美国的资助下创立,其教学模式效仿美国工程学校,着重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对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动手实践。
韩国的大学通常都与产业的关系比较紧密。排名第四的浦项工科大学(POSTECH)就是由韩国浦项钢铁公司于1986年创立,其校园距离浦项钢铁公司总部也仅几分钟路程。浦项工科大学拥有最多的行业人士合作撰写的研究论文数,以及最高的私营企业内研究论文引用率。
有些国家排名表现不佳的原因与它们的大学组织系统有关。尽管印度是世界第二大人口国以及最大经济体之一,其上榜大学却只有一所——印度理工学院(排名第71)。印度理工学院是23所大学的联盟,它们将专利集中化管理,所以经常很难区分哪个大学贡献了哪项研究,所以路透就只能将它们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排名。如果世界级的院校印度理工学院-德里和印度理工学院-孟买单独参评,排名会大大提升。
还有些国家完全没有上榜。其中包括亚洲人口数第三、第四和第五的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菲律宾和越南的大学也在榜单上缺席。
这是路透社第二次发布该榜单。去年榜单中有5所院校此次跌出了前75的排名,它们分别是日本大学、印度科学理工学院-班加罗尔学院、马来西亚博特拉大学、澳大利亚的南澳大学、马来西亚大学。它们原来的位置被中国和韩国快速发展的大学取代——中国石油大学(第45名)、韩国蔚山大学(第69名)、中国的电子科技大学(第70名)、韩国岭南大学(第73名)和同济大学(第75名)。
一些两度上榜的大学名次也有很大变动。其中香港大学上升位次最多,从去年的56名爬升到今年的30名。这与路透及其分析机构Clarivate Analytics的排名计算方法有关:去年路透没有把一些源于香港大学、但之后用于分配给其商业部门的专利计算在内,今年加上这部分专利后,港大的排名就上升了26位。除此之外,华中科技大学排名上升24位至33名,北京化工大学上升13位至34名。
再次上榜的院校中,日本的冈山大学(下滑14位至52名)和早稻田大学(下滑18位至66名)下滑位次最多。但总体来说,榜单上大学排名较为稳定,2016年排名前10的院校悉数回归,前20院校回归18所。
附:路透社TOP 75亚洲最具创新力大学完整榜单
1 韩国科学技术院(韩国)
2 首尔大学(韩国)
3 东京大学(日本)
4 浦项科技大学(韩国)
5 成均馆大学(韩国)
6 清华大学(中国内地)
7 东北大学(日本)
8 京都大学(日本)
9 大阪大学(日本)
10 汉阳大学(韩国)
11 新加坡国立大学(新加坡)
12 东京工业大学(日本)
13 北京大学(中国内地)
14 延世大学(韩国)
15 高丽大学(韩国)
16 庆应义塾大学(日本)
17 九州大学(日本)
18 光州科学技术学院(韩国)
19 浙江大学(中国内地)
20 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内地)
21 亚洲大学(韩国)
22 北海道大学(日本)
23 庆熙大学(韩国)
24 名古屋大学(日本)
25 南洋理工大学(新加坡)
26 复旦大学(中国内地)
27 香港中文大学 (中国香港)
28 莫纳什大学(澳大利亚)
29 广岛大学(日本)
30 香港大学 (中国香港)
31 悉尼大学(澳大利亚)
32 奥克兰大学(新西兰)
33 华中科技大学 (中国内地)
34 北京化工大学 (中国内地)
35 香港科技大学(中国香港)
36 东京医科牙科大学(日本)
37 熊本大学(日本)
38 筑波大学(日本)
39 天津大学(中国内地)
40 华南理工大学(中国内地)
41 昆士兰大学(澳大利亚)
42 梨花女子大学(韩国)
43 华东理工大学(中国内地)
44 信州大学(日本)
45 中国石油大学(中国内地)
46 墨尔本大学(澳大利亚)
47 金泽大学(日本)
48 千叶大学(日本)
49 东南大学(中国内地)
50 新南威尔士大学(澳大利亚)
51 全南国立大学(韩国)
52 冈山大学(日本)
53 南京大学 (中国内地)
54 仁荷大学(韩国)
55 加图立大学(韩国)
56 庆北大学(韩国)
57 大连理工大学(中国内地)
58 釜山大学(韩国)
59 四川大学(中国内地)
60 全北国立大学(韩国)
61 南开大学(中国内地)
62 西安交通大学(中国内地)
63 中山大学 (中国内地)
64 中央大学(韩国)
65 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内地)
66 早稻田大学(日本)
67 香港理工大学(中国香港)
68 建国大学(韩国)
69 蔚山大学(韩国)
70 电子科技大学(中国内地)
71 印度科技学院(印度)
72 神户大学(日本)
73 岭南大学(韩国)
74 庆尚大学(韩国)
75 同济大学(中国内地)
高校創新動力:國家重點實驗室
2017-06-09 搜狐公眾平台
國家社在高校的重點實驗室是高校科研創新的重要動力。在一些重点高校中,假如某个学院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那个此学院的相关专业基本都是该校的王牌专业,同时在学习,科研,考研,保研等方面都会有很大的帮助。其实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数量在很大程度上也能反映出一个学校的科研实力。
大陸的國家級重点实验室计划起始于1984年,後經增減淘汰,2016年已经建成317个国家重点实验室,主要分布在工程,生命,化学,信息,材料地质等10个专业。具体分布:
一般国家重点实验室主要依托于国内的重点高校或者中科院的研究机构,经过统计,在所有的高校或者研究機构中,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最多的是北京大学,一共有14个,紧随其后的是清华大学和浙江大学,分别拥有11个和10个国家重点实验室,这也是我国仅有的三所重点实验室超过10个的高校。
有实力才是硬道理,如果有考生在报志愿或者考研时,这些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相关专业可以重点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