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港校讀書大不同
1.學業篇:壓力來自同儕
師大附中畢業、就讀語文資優班的2013級港大台生盧諭橋,由於高中畢業旅行來港大,很喜歡港校氛圍,於是下定決心衝刺學測,最後考了73級分,拿到港大學費全免獎學金。雖然她另外申請到新竹清華材料系,但還是毅然來港,並選擇了大她一屆的附中學長就讀的港大機械系。
●大一震撼彈 學術寫作
大一的震撼彈,就是CAES(論文寫作格式)課。盧諭橋說,台灣高中學測的中文寫作是抒情文,英文寫作是看圖寫作,上大學之後也沒有教學生如何寫正式的學術報告;而港校承繼歐美學術慣例,非常重視「學術寫作不可剽竊」,交作業之前教授還會要學生先用一個軟體查相似度才能上傳。此外港校還會花整個大一上CAES,包括每月一次的小組討論,以及地獄般的期末考。
盧諭橋說,CAES期末考是要你現場看完6篇文章之後再縮寫成一篇小論文,而且不要你寫多,只准寫A4大小的試卷紙的一半:「要在限定時間內看懂6篇文章再整合、濃縮成一小篇,真是魔鬼訓練!但上完CAES之後你的英語和對學術論文的格式掌握也會脫胎換骨。」
晚盧諭橋兩屆的王靖元,2015年建中畢業,學測74級分,就讀港大計算機科學,也拿到學費全免獎學金。很早就想來港大的王靖元,經歷比較特殊,從小學到國中都在大陸讀書,「很不喜歡大陸學校讀書風氣,太知道大陸大學會是甚麼樣子,」所以高一就在準備托福,且一進高中每年都會去聽港大招生說明會;考慮到台灣即使是龍頭大學台大的國際化環境都不好,而港大國際化又離台灣近,所以決定來港。
王靖元說,港大的全英語環境對他來說不太需要適應,上課、寫作業、聊天都OK,比較大的挑戰反而是通識課。台灣大專校院不重視通識課,一般是營養學分;但港校不同,像港大通識課占很重份量,找很好的老師,課程設計非常扎實。他大一通識修了「電影學」、「媒體識讀和國際關係」這兩門,但就讀工科的他很少需要讀完整本書,不習慣大量閱讀學術論文,常常為了通識課一篇1500字小論文就要在電腦前苦惱好幾天。
●通識課 分量意外地重
「寫一篇通識課小論文之前要讀20篇文章,比算數學難多了,」王靖元提醒,一學期6門課若有2門是通識課,時間都會花在這上面,而且成績會被拉低,要非常小心不要選錯。
香港科技大學2014級台生陳韋綸也是建中畢業,當年是滿級分75級分,拿到全額獎學金。其實陳韋綸高中是第三類組,還考上陽明醫科,但他說這完全是為了迎合爺爺心願;另外考上台大財經、法律、會計、國企等5個系所,他也沒保留學籍;倒是因為對投資銀行有興趣,而香港是金融中心,和歐美接軌,所以來到香港科技大學讀工商管理系(環球商業管理)。
港校課程非常靈活,果然沒讓他失望。陳韋綸說,像他現在正在上一門課「亞洲和新興市場的從商策略」,每堂課找不同企業家來講課,也找過騰訊副總裁,學習表達、分析、創新。
陳韋綸說,這門課不是找正確答案,而是找出解決問題或至少舒緩問題的配套方案;例如外商銀行想進中國必須與中國銀行合資,這是許多外商銀行進大陸挫敗的主因,如何解決?他們組找了大摩和小摩的案例,分析巴黎銀行如何在中國起死回生;加上這堂課是小組報告,班上很多來自泰國、法國等外籍交換生,就會各舉自己國家例子,精彩非凡。
小陳韋綸一屆的同系台籍學妹蕭雅恬是北一女畢業,2015年學測考了68級分,家人和她約法三章:若指考沒考上喜歡的校系,再去科大,雖然最後她指考考上政大,但因為想出國讀書,香港距離近又國際化,因此決定來港。
●台陸學生各有所長
蕭雅恬說,來港校要有「大陸學生很學霸」的心理準備。港校的GPA(Grade Point Average,學業平均積分)計算方式是:A+是4.3,A是4.0;一般來說「破三(GPA超過3.0)」就算相當不錯,「爆四(GPA超過4.0)」是極優異,而每年總有一兩個「爆四」,且「有很高機率是大陸學生」。此外,早上七點就有一群陸生占據圖書館,這可不只出現在媒體報導上。
不過,香港科技大學本科招生及入學事務處代表zorian表示,陸生勤奮肯吃苦,但台灣學生成績也不差,可以說陸生之後,成績最好的就是台生群體了;且台灣學生有禮、敦厚,就算成績好仍然融入群體,不會鋒芒畢露。
「陸生在全球大學可能都是學霸,」zorian說,但學業成績好只是一種「霸」:「在港校,有人14歲就創業;有法國學生進校之前已經有過好幾間公司,還以很好的價錢賣掉其中幾間;有泰國學生入學前已經是暢銷作家,寫過好幾本書……學業成就只是其中一種而已。」
陳韋綸也表示,陸生也很羨慕台生面試時的表現,「包括技巧、表達能力、適應能力、視野、包容力等,台灣學生也是『霸』喔。」他總結,台灣夠開放、資訊流通,因此台灣學生都能很快適應香港生活。
2.人際關係篇:多融入、別抱團
如果把港校分成本地生(港生)、大陸學生和國際學生(台灣被歸在這一類別)三大族群,一般都會同意:港生是成績最差的一組。對此香港城市大學對外聯絡事務副處長卓燕分析,港生成績較差,有可能是因為香港八大校院的錄取率不高,只有18%學生考得上,因此很多港生是家中第一代讀大學;雖然本地生學費已經是國際學生的三分之一,但為了補貼學費仍常見港生去打工、當家教,自然就比較不注重成績。
●多交朋友 快速適應
也有台生表示,本地學生較常在分組報告時當「free rider(搭便車,指自己不努力而分享同組成員結果)」,尤其本地學生如果上莊(跑社團)、住hall(宿舍),想找他們一起討論時根本找不到人。
不過香港學生有一大優點,就是務實。港大台生王靖元說像他大二開始找實習,在香港是非常正常,還有港生中學就開始實習:「台灣的大學生純粹就是學生,寒暑假窩家裡;同齡的港生已經在工作領域學溝通技巧,他們認為找實習是豐富自己而不是逃避讀書。」
至於陸生群組,除了成績普遍較好是一大特色,台灣學生也發現陸生很常抱團:「不是因為他們人多;印度人、韓國人也很多,但陸生確實特別喜歡跟自己人混一起。」又如分組時陸生幾乎都跟陸生一組,台生因為人數少,沒團可抱,常常得跟國際生或本地生同組。
對此,香港科技大學大二學生蕭雅恬說,港校國際化,各種文化都有,不能沉溺在小確幸或單一文化當中,「如果能交各種朋友,你在這裡會活得比較好。」
台生分析,部分陸生適應不良,可能是因為不是自己選擇而來到港校,通常是「分數到那裡,家長要他來就來」。相較之下台灣學生都是因為自己想來,為此多方蒐集情報;學長姐的協助也有很大功勞。
王靖元目前是港大台灣學生會會長,目前港大大一到大四大約150名台生;幾年前港大台生自發回台灣的高中母校舉辦港大招生說明會,後來其他港校台生也如斯響應,現在乾脆每年跨校組團環台宣傳,而學弟妹由於資訊流通,入校之後也比較快進入情況。
常有人比較兩岸學生競爭力,王靖元說,台灣學生不要妄自菲薄,其實台生來港適應都很好,有財經教授告訴他,台灣學生做事能力一點也不輸大陸學生。「在台灣讀過前段班高中,在香港能力不會差;何況能夠來港校都很厲害,對自己負責、自我要求高、逼自己很快適應環境,努力包裝自己(這不是壞事),逼自己提高專業能力。」
●人外有人 要調整自己
但這不表示台生不需要經過適應期。港大台生盧諭橋坦承,以前高中讀北一女語文資優班,在班上成績永遠數一數二,來到港校人外有人,要調整自己,否則一直處在挫敗和不服氣當中。她成績不錯,GPA「至少3.4是底線」,一方面為了能繼續拿到獎學金,成績必須達到學院前20%,未來申請工作雇主也會看大學成績,這是她用功的很大動力;但她也表示港校競爭壓力大,盡量找自己喜歡的科系,探索自己的興趣,就不會為了競爭而競爭。
王靖元高中讀建中數理資優班,班上有得過世界金牌等各種怪胎,因此他沒被港大一堆超優秀的「怪胎」嚇到;讀書是該做的事,對他也不是太大壓力;倒是對於在異鄉的孤獨感,他很有體會。王靖元和台灣同學聯繫密切,他不好意思地坦承:「其實,每天晚上我都跟老同學在網路上一起算台大電機系的題目。」
王靖元說,在港校有時會有一種「找不到目標」的感覺:大家都在找實習,我也要嗎?眼前很多路,要走哪一條?
有這種困擾的不只他一人。香港科大蕭雅恬說,香港同學都很知道自己要做甚麼,不會有摸索期;她自己之前沒有特定方向,多方摸索,憑著一股不服輸撐著,現在也學會偶爾要停下來,想一想自己要做甚麼,確定大方向沒錯,再繼續走下去。「不用擔心自己不會這個那個,能力都是培養出來的。」
對於要給台灣學生的建議,盧諭橋說,不要擔心自己英文不夠好,像她讀的是工科,使用物理數學的機率比英文多;坦白說台大的數理專業較強,但台大雖用英文教科書卻仍用中文教課,英語表達訓練仍然不足,這是港校台生的優勢。
香港科技大學陳韋綸借一部電影名稱《it’s already tomorrow in Hong Kong(香港已經是明天了)》總結,香港步調非常快,既然都已經犧牲與家人、舊朋友相處來到這裡,就要多探索生活,不要縮在自己的舒適圈;另外也要有心理準備,未來發展方向可能不會在台灣,而是在新加坡、歐美,「一切都有可能。」
3.實習篇:重視工作經驗是港式文化
「我大二找實習的時候……」「對不起,為何你大二就要找實習?」因為困惑,筆者有點失禮地打斷香港科技大學2014級工商管理系(環球商業管理)台生陳韋綸的話,他笑著回答:「這就是台港對於實習的不同觀念;在香港,人們問我:你為何大二『才』開始找實習?」
●香港實習生備受尊重
重視工作經驗或說重視專業,不但是港式文化的一部分,更可說已經深植入港人意念。在台灣,人們對實習的印象是:「那是職校學生的事」、「不就是影印、倒茶水嗎」;但香港台生表示,在香港,實習生獲得很大尊重,被賦予和正職員工同樣的期待,沒有人會因是你是實習生就指派較入門的工作,只要有必要,實習生甚至還會與資深員工奮戰加班到深夜。
至於是否要支付薪資,也不是那麼糾結的事,港人的標準就是:「有沒有幫組織增加營收」;當然,若有些機構主辦的計畫是打工遊學性質,用的是不一樣的支薪制度。
香港教育大學大四台生張博崴,2016年暑假赴澳洲最大環保志工組織CVA工作,他表示,自己被視為員工的一部分,不只是實習生;學生自付機票費,對方包當地食宿、交通費,但因為他沒有為組織增加營收,因此必須繳交學費。
如果是有貢獻者,香港企業並不小氣。像陳韋綸曾在精品投行實習,屬於有支薪工作,一周五天,每天大約12小時,工作內容是投資銀行併購諮詢,幫客戶尋找併購的對象,並協助完成交易,支薪每個月大約六位數台幣。
有台生實習內容是創作、寫行銷文案、企畫活動,因為有「替組織增加營收」,除了補助機票與住宿,5天下來時薪總共拿到台幣8500元;若在台灣,類似實習一個月的「補助」是2到3千元。
這位台生並感嘆:台灣奴化實習生積習已久,大家都認為實習是一個願打、一個願挨,自然也就認為實習生不值得拿薪水。
●校院積極提供資訊
「這種想法完全不對!」香港大學大四台生盧諭橋讀的是機械系,2016年暑假她回台灣某個以工科聞名的私立大學實習,發現台灣對實習的看法很負面:第一,認為實習是比較「low(低階)」的、技職校院做的事;所謂的好學校都不重視實習;第二,中段班的學校雖然重視實習,但也沒有意識去提高實習品質。
畢業後經過認證,就可以成為工程師的盧諭橋質疑:「誰說學歷高就不用實習?只要是想成為工程師,就應該要實習;不,應該說是任何科系,都要有實習經驗!」由於不認同台灣職場氛圍,本來想回台工作的她,因此打消念頭。
「在港校,壓力來自同儕;當周圍同學暑假時都在參加case camp(校外實習)、study tour(海外交流),你怎麼可能回台灣度假?」香港科技大學大二學生蕭雅恬表示。
出於企業重視專業的港式文化,也出於香港知名大學對於實習愈多、實習單位愈有名的學生,就愈可能錄取碩博士班的習慣,港校學生非常積極參加實習;相應地,港校也提供非常多帶薪或不帶薪的實習課程資訊。
像學院、科系網頁都會不定期更新校外實習或海外交流的機會;學校會根據學生的申請時間、成績、面試表現(如果有的話)等擇優錄取。如果是只限某科系學生參加的校外交流、實習機會,系上老師也會主動聯繫、提供,在課堂或用郵件通知學生。學校的Career Center(職業中心)也會免費提供香港某些企業的實習機會及就業資訊。
●各類科系 都有實習
此外,大部分國外院校只能在院校當地實習、培訓;但由於港校注重國際化,港校的校外實習、培訓有很多不只在香港當地,還可以前往國外,但這類實習多是競爭性的,要學業成績和綜合能力都夠優秀的學生才有機會。
如果認為只有商科的學生要去銀行、證券公司實習,那就錯了。像新聞媒體科系的學生,可以去報社、雜誌社、電視台實習;教育系的學生,可以去教育機構、培訓機構,或是少年宮(類似台灣的救國團)暑期課程、興趣班等實習。
甚至連社工系也可以安排實習。某香港中文大學社工系學生,曾被學校安排在香港完成900小時實習,其中100小時是實習前的技巧訓練,800小時是實習。實習生會被安排到兩間不同性質的社福機構,優秀的學生還可前往加拿大、台灣及大陸等地實習,瞭解不同階層的需要,認識社工的工作職責、社會意義。目前這位學生已是香港某機構的出色社工。
值得一提的是,港校的實習課程跟職業是緊密連結的。就以前述的社工為例,據了解,根據香港社會工作者註冊局的要求,學生必須通過社工理論知識課程的考試,完成800小時的社會工作實習,並獲得相關的社工專業學位,才能成為註冊社工。目前香港有開設社會工作系的6所大學,都要求學生必須完成800小時的社會工作實習,實習內容包括:參與各類社會問題市場調查;做課題研究以向政府或者民間爭取基金;做問卷調查、田野調查等。
◎現身說法1:來港校要自我加強粵語及英語
2013年10月,有港校陸生選修科目時選讀註明「以粵語授課」的課,上課時卻要求老師改用普通話授課,引發中港學生罵戰;當年9月開學初,也有大陸遼寧文科狀元劉丁寧因為聽不懂粵語而離開港大。可見,以全英語教學為主的港校,「粵語」仍是一道關卡。那麼香港的台灣學生又是如何適應?
「多聽就會!」香港城市大學科學工程學院2012級台生蔡宇翔來自台南,他學的廣東話,是學校開給非本地生的零學分課程,他認為這是心態問題,「你願意學就會,不願意學就不會;只要勤上粵語會話課、多交當地香港朋友,通常沒有語言問題。」他自己平常和港生溝通是普通話、粵語、英語雜著講,「港生的英語通常比台灣學生好。」
2009年入讀香港大學的台籍學生Janet也說,校內台生大一、大二都會去修學校開的廣東話課,她自己和港生多用英語交談,或是她講普通話、對方回英語;至於教師上課語言,雙主修英文文學和社會學的Janet說要嘛是全英語,要嘛是普通話。
「我覺得學粵語最大用處是交當地朋友!」蔡宇翔說,離開台灣一定得獨立,他赴港半年就學會處理自己的事情,學粵語只是自我管理的事項之一。
跟粵語比起來,更對台生造成挑戰的是全英語教學及國際化校園。1名來自嘉義的香港理工大學台生說,和宿舍港生處得不錯,和陸生、港生也都可以用普通話溝通,但跟「金頭髮的」就一定得用英語:「以前在台灣都覺得自己英文不錯,到了香港才發現有很大進步空間。」
蔡宇翔說,以前聽到「全英語」會發抖,後來好多了,聽、說進步最多,寫也有差,因為要交英文報告。
同樣是全英語教學的澳門大學,台生心得也值得借鏡。該校首批台籍學生章巧薇北一女畢業,2013年剛到澳大時,全英語的教學環境對她造成不小的衝擊。老師課堂上會問問題,不開口就沒有課堂分數,逼得她得開口講。「我覺得念北一女時,學生的通病是『不確定是對的就不敢講』,澳大的環境讓我改變,講錯就講錯嘛,有什麼關係?」
事實上,國際化和全英語教學是多數台生和陸生選擇港校的原因,而「適應香港的兩文(中文、英文)三語(普通話、粵語、英語)社會」,本身就是留學的過程和目的之一。過去陸生人數少,現在人數多,據了解,港大為此已經增設普通話課程,用什麼語言授課都寫在課表裡,讓陸生可選擇第一學期修普通話課程,第二學期再修粵語課程。不少香港大學及香港中文大學中文系的陸生也認為,中文系的普通話授課已是各專業最多,「打破語言障礙要靠自己。」
香港教育大學2015級台生彭于榛是再興中學畢業,從小就喜歡英文的她選擇英文教育系。剛入學時她深深感到「英文能力好就讀港校有很大優勢」。
彭于榛說,港校雖然要求台生學測英文頂標,但其實遠遠不夠,因為港校上課、寫小論文、上台報告全都用英文;同系2013級台生林庭安也表示,學測英文作文只考120字,但進港校第一份報告就要寫1200字,會讓英文不好的學生大崩潰,頭一兩年很痛苦。兩人都建議台生一月學測結束後到九月開學前不要「廢」著,好好加強英文。
教育大學另外有一項語言沉浸計畫,語言主修的同學如林庭安和彭于榛,必須在大三升大四的暑假,去以英語為主的國家10個禮拜,除了住在當地寄宿家庭,還要去當地學校觀課,目的就是完全沉浸在以英語為主的環境裡。
彭于榛說,港校雖然要求台生學測英文頂標,但其實遠遠不夠,因為港校上課、寫小論文、上台報告全都用英文;同系2013級台生林庭安也表示,學測英文作文只考120字,但進港校第一份報告就要寫1200字,會讓英文不好的學生大崩潰,頭一兩年很痛苦。兩人都建議台生一月學測結束後到九月開學前不要「廢」著,好好加強英文。
教育大學另外有一項語言沉浸計畫,語言主修的同學如林庭安和彭于榛,必須在大三升大四的暑假,去以英語為主的國家10個禮拜,除了住在當地寄宿家庭,還要去當地學校觀課,目的就是完全沉浸在以英語為主的環境裡。
◎現身說法2:香港台生:一定要主動學習
2013年入學的港大台生陳虹羽、簡瑞霖表示,「港校課少,但自學部分多,一定要主動學習!」兩人認為港大給了很好的學習模式;尤其校方非常重視通識課程,教授超認真,「這裡的通識課絕對不等於營養學分!」
喜歡生物的簡瑞霖是建中畢業,當年學測考了75滿級分,以港大給建中的5個推薦名額申請到港大理學院。
簡瑞霖喜歡生物,很多人問他滿級分怎麼不填醫科,他很「忠於自我」地說:「我覺得自己還沒成熟到可以當醫生,也不想一下子被綁6年;何況美國也是學士後才選擇醫科。」由於港校直接用學測申請很方便,且考慮排名及國際化,於是「想離開舒適圈」的他選擇港大。
陳虹羽是北一女資優班畢業,學測73級分;想打開眼界的她,考慮到香港的國際化及全英語教學,選了港大工程學院。
陳虹羽笑說,港大果然很國際化,工程學院除了港生最多,其次依序是陸生,巴基斯坦及中東、南亞學生,最後才是台生。港校所有的課都分大堂聽講課(lecture)及小堂練習課(tutorial),她在小堂課分組作業時常碰到同學語言障礙和不同思維:「高中時(陳曾獲化學奧林匹克獎)大家習慣先想好一個大綱再分工,但港大有些較強勢陸生會自己先想一套大綱並說服你接受,」此外也有港生堅持講粵語。
簡瑞霖也表示,港大很國際化,但港生很本土,常講粵語,社團也多講粵語。台生1屆只有30人,跟陸生1屆300人不能比,2人都認為多少要學點粵語。
學習方面,2人都認為港校課少,也不要求1學期一定要講完1本課本,不像台灣1天8堂課上滿;但港校自學部分多,上課之前教授會指定很多導論、閱讀資料:「大二大三有些課事先閱讀時間就要100小時!但無論如何有讀過還是比較紮實,跟考前死K、考後忘光光很不一樣。」
簡瑞霖非常推薦港大的通識課程,之前他選了1門「生物科技」,教授是美國人,親自批閱每個學生每周繳的1500字小論文;陳虹羽也認為港大嚴肅對待通識課,4年制通識課開得很好,她選了「媒體全球化」和「神經科學」2門課,教授甚至親自擔任導師(tutor),超級認真。
此外港大英文課教學生怎樣上網查資料庫,「資料庫台大也有,都是學校很貴買來的,可是學生都不會用!」簡瑞霖說,英文課還教寫論文,包括文章結構等等,這些都是台灣沒教但很重要的基礎功。
對於要來港大的台灣學生,陳虹羽建議最好是喜歡不一樣衝擊的人再來嘗試;簡瑞霖認為喜歡主動學習的人才適合港大,此外英文說寫程度要更好,學測英文完全不夠,指考英文難度才差不多。
簡瑞霖半開玩笑地說:「來香港生活會比較無聊喔,要有心理準備。」他說,來港大適應生活和學習都還好,心境適應比較困難。2人都說現在更珍惜家人朋友,回台灣會花更多時間陪家人,來港之後處理事情、人際社交、時間分配、語言等也更成熟。
2013年入學的港大台生陳虹羽、簡瑞霖表示,「港校課少,但自學部分多,一定要主動學習!」兩人認為港大給了很好的學習模式;尤其校方非常重視通識課程,教授超認真,「這裡的通識課絕對不等於營養學分!」
喜歡生物的簡瑞霖是建中畢業,當年學測考了75滿級分,以港大給建中的5個推薦名額申請到港大理學院。
簡瑞霖喜歡生物,很多人問他滿級分怎麼不填醫科,他很「忠於自我」地說:「我覺得自己還沒成熟到可以當醫生,也不想一下子被綁6年;何況美國也是學士後才選擇醫科。」由於港校直接用學測申請很方便,且考慮排名及國際化,於是「想離開舒適圈」的他選擇港大。
陳虹羽是北一女資優班畢業,學測73級分;想打開眼界的她,考慮到香港的國際化及全英語教學,選了港大工程學院。
陳虹羽笑說,港大果然很國際化,工程學院除了港生最多,其次依序是陸生,巴基斯坦及中東、南亞學生,最後才是台生。港校所有的課都分大堂聽講課(lecture)及小堂練習課(tutorial),她在小堂課分組作業時常碰到同學語言障礙和不同思維:「高中時(陳曾獲化學奧林匹克獎)大家習慣先想好一個大綱再分工,但港大有些較強勢陸生會自己先想一套大綱並說服你接受,」此外也有港生堅持講粵語。
簡瑞霖也表示,港大很國際化,但港生很本土,常講粵語,社團也多講粵語。台生1屆只有30人,跟陸生1屆300人不能比,2人都認為多少要學點粵語。
學習方面,2人都認為港校課少,也不要求1學期一定要講完1本課本,不像台灣1天8堂課上滿;但港校自學部分多,上課之前教授會指定很多導論、閱讀資料:「大二大三有些課事先閱讀時間就要100小時!但無論如何有讀過還是比較紮實,跟考前死K、考後忘光光很不一樣。」
簡瑞霖非常推薦港大的通識課程,之前他選了1門「生物科技」,教授是美國人,親自批閱每個學生每周繳的1500字小論文;陳虹羽也認為港大嚴肅對待通識課,4年制通識課開得很好,她選了「媒體全球化」和「神經科學」2門課,教授甚至親自擔任導師(tutor),超級認真。
此外港大英文課教學生怎樣上網查資料庫,「資料庫台大也有,都是學校很貴買來的,可是學生都不會用!」簡瑞霖說,英文課還教寫論文,包括文章結構等等,這些都是台灣沒教但很重要的基礎功。
對於要來港大的台灣學生,陳虹羽建議最好是喜歡不一樣衝擊的人再來嘗試;簡瑞霖認為喜歡主動學習的人才適合港大,此外英文說寫程度要更好,學測英文完全不夠,指考英文難度才差不多。
簡瑞霖半開玩笑地說:「來香港生活會比較無聊喔,要有心理準備。」他說,來港大適應生活和學習都還好,心境適應比較困難。2人都說現在更珍惜家人朋友,回台灣會花更多時間陪家人,來港之後處理事情、人際社交、時間分配、語言等也更成熟。
◎現身說法3:台生心聲:赴港讀書要習慣孤獨
「香港學費很貴,所以已經來了就不要回頭!」2014年入學的台灣學生陳婕萱、邱繼勝表示,在香港讀書,課業上的問題反而是小事,倒是人際關係上要學著習慣差異,因為差異是常態;要習慣孤獨,「在這裡有一半時間是獨處,你會面對的情緒,別人也都有。」
台生陳婕萱畢業於曉明女中,2014年以學測72級分進入香港大學建築系。她表示,來香港讀書要有覺悟,這裡不是舒適圈,課程、生活和人際關係會有很大轉變;台灣學生常常憂慮的全英語環境和課業,她反而認為問題最小,真正困境可能是生活和人際關係。
「剛來香港可能會覺得港人講話速度太快、沒禮貌等等,但待久了就會逐漸適應,而且愈了解會愈喜歡香港文化,」陳婕萱說,人到異鄉讀書都會想要有歸屬感,不過港大的課表每個學生不同,剛開始語言不通又交不到朋友,也不像台灣,新生入學有迎新、家聚等一堆活動,這些都要自己想辦法克服。「何況(沒有過多活動)這樣也好,可以專注於自己想做的事。」
台生邱繼勝從小在新加坡長大,2014年申請進入香港大學生物醫學系,是系上頭一個台灣學生。他表示「找到歸屬感真的很重要」,由於班上36人幾乎都是本地生,都不住校;且系上讀書風氣盛,同學都很用功、內向;加上他住的宿舍又都是單人房,和樓友交流少,這使得他在系上、宿舍都很難有持續而穩定的人際關係。好在他參加了2年球隊,「這對我是很重要的心靈依託。」
邱繼勝給台生的建議是:正因為學費太貴,所以不要因為不適應就想要回頭,「你會感到孤獨,別人也一樣;要學會處理自己的情緒。」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