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升學手冊陸校篇 第一章入學須知

2017升學手冊全文
作者:簡立欣

第一章入學須知
1.寫在前頭為何要去大陸讀書

親愛的讀者:
恭喜你,考完了學測!成績單拿到手,除了報考台灣的學校,會翻開這本手冊的你,一定有一些其他的想法。
我是《旺報》記者簡立欣,2011年起,負責撰寫陸校升學手冊(之後又加入港校),到今年已經是第七本了。從一開始的乏人問津、疑懼,到現在的趨之若鶩,我們看到了整個台灣學生看待大陸大學的巨大心態轉變:一方面是台灣大專校院不能整治過去濫設大學種下的苦果,使得大學過多、經費過少,發展停滯不前;一方面是大陸隨著經濟騰飛之後,砸下大量經費在高等教育上,大陸大學的國際知名度愈來愈好,在全球大學排名中每年以驚人幅度竄升——大約五年內攀升了30名之多——讓愈來愈多台灣學生有意「西進」。

過去多台商子女就讀
大陸大學資源多、機會多;且大陸距離台灣近、語言也通;再加上大陸大學校數多,學費、生活費相對較低(北上廣例外),都是令台灣學生心動的原因。
過去台灣學生要去大陸讀書,只有一個管道就是報考港澳台聯招,而且當時學歷也不被承認;2010年起大陸開放學測成績申請入學,隨後台灣也承認大陸學歷,到對岸留學變得非常方便:只要學測達到「頂標」或「前標」,就可申請230多所陸校,且大陸排名前10%985211「前段班」大學都在內。
此外,過去會去大陸讀書的台灣學生,大致可分成五類。第一類就是家庭因素,例如家長是大陸台商,在大陸工作,子女從小跟著父母在大陸,久而久之對大陸比對台灣還熟悉,大學時也留在大陸讀書。
第二類是醫事台生,例如家中開設中醫藥店或診所,父母要求子女克紹箕裘,但是台灣醫事教育太菁英化(一年限額招收1300人),這些人只好轉赴大陸學醫。上述兩類壓倒性地占了大陸台生大部分,光是醫事台生就占了大陸台生一半以上。
第三類是年齡30歲以上、有社會經驗的台生,為了生涯規畫去大陸讀研究所;第四類是希望以大陸大學為跳板,在大陸就業的台生;最後一類是基於個人興趣,例如文史哲及藝術領域台生,赴大陸追尋相關領域大師。
原本後三類台生非常少,即使是大陸開放學測成績申請入學的頭幾年,沒有任何大陸人際脈絡或家族淵源,就敢去大陸讀書的台灣本地生,也不是很多。當時筆者最常聽到的問題,就是「大陸大學素質好嗎?怎麼很多都沒聽過?」「聽說大陸學校宿舍很可怕,洗澡要被別人看光光?」「到大陸讀書會不會被統戰?」「大陸連網路都不太通,我幹嘛去?」

首次赴陸者變多
但過去三年,後三類台灣學生,姑且稱為「個人動機類」吧,有漸增之勢;換言之,愈來愈多台灣學生去大陸是基於自己的選擇,而跟家人期望沒甚麼關係。甚至有台生表示,過去五年來去大陸讀書的台生,幾乎都是為了要在大陸就業;且根據粗略統計,大概有七成真的會留下來。
舉個例子。2012年筆者遇過兩位桃園的應屆高中畢業生,都是59級分,都申請上天津南開大學,該校是大陸985工程大學,化學領域是大陸第一,兩位台生沒有任何大陸淵源,自己上網查資料,就決定去念了,讓筆者嘖嘖稱奇。但這幾年下來陸校知名度漸開,且許多資訊逐漸透明,這種「自己查資料就去大陸讀書」的台灣學生愈來愈多,也就見怪不怪了。
若說三、四年前到大陸讀書還有懸念,這種情況到2015年可說完全改觀。經過數年經濟猛烈成長之後,2015年大陸已經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不但是拯救歐美經濟衰頹的全球火車頭,也有更多籌碼吸引全球優秀人才,就業態勢大好。
這當然也反映在高等教育上。2016年九月英國《泰晤士報高等教育專刊》(全球三大權威大學排行榜之一,另外兩個是QS、上海交大學術排名)公布2016年全球最佳大學排名,第29名的北京大學僅次於第24名的新加坡國立大學,成為亞洲二哥,另一所北京清華大學是第35名,北清兩校聯手擠下東京大學(第39名)。反觀台灣大學掉到第195名,創下歷史新低。
同樣是2016年九月公布的QS世界大學排行榜,北京清華擠進全球第24名,在亞洲僅落後新加坡國立大學和南洋理工大學,北大第39名,復旦大學第43名,上海交通大學第61名,都比台灣唯一進入百強的台大第68名排名靠前。
當然,筆者並非鼓勵排行榜迷思,因為即使是權威性排行榜也有其侷限;但不可諱言,排行榜確實有參考價值。筆者也不是「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兩岸經濟實力此消彼長是鐵錚錚的事實,而經濟實力當然攸關教育資源,也影響兩岸大學的國際聲望。
其實,影響大學綜合實力更現實的是人才流動。目前台灣經濟不景氣,高等教育束縛多,教師薪資綁死,正教授月薪10萬台幣就到頂了。相較之下大陸大學敢開出好幾倍薪水請國際級大師,給予各種禮遇,安家費、科研啟動基金,難怪各科系各領域競爭力猛爆性增長。

我要脫離舒適圈
過去要問:「為何要去大陸讀書?」現在要問:「為何不去大陸看看?」此外,不少已經赴陸的學生,談到離開台灣的動機,都說「就是要脫離舒適圈!」台灣大專校院太多,經費太少,讀大學太容易,台灣生活太舒適,早有許多台生擔心自己沒有競爭力,被「小確幸」淹沒。一位學生告訴筆者,與其問自己為什麼要去大陸,不如問自己:為什麼不去,即使只是了解一下陸校是甚麼樣子都好?還有學生表示,就是想去看看大陸學生有沒有傳說中的那麼「神」……
我們鼓勵台灣學生這樣做。不論你視中國大陸是敵是友,它已是大國崛起無誤,台灣需要拋開意識形態,好好看看這個「鄰居」,如何在短短不到40年之內(改革開放從1978年起算),讓自己變得更好,那股狠勁,讓人佩服。而最好也最方便、便宜的觀察,並進而理解中國大陸的方式,就是去留學。
「但如果大家都去大陸讀書,誰還留在台灣?」不知道有沒有人這樣問?關於這一點,我是這樣想的:第一,台灣的教育問題病灶很深,如果真的愛台灣,就要讓它變得更好,而台灣的教育現狀顯然需要一點刺激才會變好;第二,良禽擇木而棲,既然可以選擇香港、新加坡、美國等更優質的教育資源,又為何不能選擇中國大陸,如果它真的優質的話?這是為了讓自己變得更好,不須感到抱歉;第三,其實有更多的台灣學生,去大陸留學之後,反而更能理解台灣的優勢在哪(當然也包括缺點)。
一位台生告訴我,台生去大陸通常會經過幾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在台灣,對「阿陸仔」的印象都比較浮面也比較負面;後來覺得大陸機會多,一方面也是好奇,就去了大陸龍頭大學讀書,約有半年時間會經歷到第二階段也就是震驚,對他們發展的快狠準感到佩服;但經歷了生活上的種種磨合之後會開始到第三階段,反思台灣的優勢和劣勢。「台灣的公部門真的很差,藍綠都一樣;但台灣民間真的活力充沛!」不過這一切是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只能各人去體會。
說到這裡,如果你已經有了「想了解陸校」甚至「想去大陸念書」的念頭,可能會冒出的成串問題是:「我適合讀陸校嗎?」「去大陸讀書要多少錢?」「我要怎樣選校、選系?」「聽說大陸學生很用功,我拚得過他們嗎?」……
別擔心,本書最大目的就是為了解答你的相關疑惑,讓你了解台灣學生到大陸讀大學的方式、待遇與適應問題;本書也採訪了很多之前勇敢西進的台灣學生,聽聽他們一路走來心路歷程。

歡迎回饋陸校情況
最後補充一點:這本手冊成書不易,我們需要讀者你(對!就是在說你)的回饋。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陸校的台生資訊完全不透明,因此只能由筆者到處蒐集台生聯絡方式,想盡辦法聯繫,但再怎麼樣還是很難周全。如果各位讀者成了大陸大學新生,不管讀的是熱門陸校或是全校台生一隻手就可數完,都歡迎寫信給我分享(郵址:lihsin.chien@want-daily.com或是tw620531@gmail.com),也算是為未來的學弟妹做好事。
無論如何,希望看了本書之後,不論要不要去大陸讀書,你對你將要做的選擇都有更明確清晰的輪廓。最後的最後,祝你幸福。


2.大陸大學招生日程
學測申請大陸大學都是個別申請,第一階段書面審查,學測成績過關才可進入第二階段面試。陸校通常只有面試,有些像復旦大學可能會當面筆試。
三、四月起,通常部分陸校已經開始公布對台招生簡章,而且愈好的陸校愈早公布,像北京大學、北京清華大學、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這四校,每年都拚早的,多半三月就截止報名,四月就面試,尤其是北清。但過去兩年有點不同,2016年最早公布對台招生簡章的北京清華大學,比前一年晚了幾天時間宣布;而北京大學20152016年更是都遲至月才公布;這可能跟台灣大選年的政治氣氛有關。

三、四月公布簡章
以下提供各校「2016年」報名時間及面試時間,以供參考,注意喔,是2016年,因為2017年的招生簡章至截稿前還沒公布(除了廈門大學以外):
北京清華大學311日至44日報名;410確定初審通過名單,電話或郵件通知申請者並傳真邀請函;421425舉行「2016年北京清華大學優秀台灣高中生體驗營」同時面試;430前確定錄取名單。
復旦大學321日至44日報名,42628日面試。
北京大學(校本部)報名時間45日至25日,面試時間是59日至12日,北大醫學部報名時間一樣,但面試時間是5月中旬。
歡度120周年校慶的上海交通大學,過去也是3月就公布對台招生簡章,2016年卻遲至46日;報名至422日,面試510日。其他陸校對台招生時程可見下表。
北清復交這4校,以及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等985工程大學,門檻都是頂標。且依過去經驗,北清兩校沒有70級分就很難拿到面試資格;人民大學部分熱門科系要70級分;復旦、上海交大也要6768級分以上。
廣東中山大學門檻也是前標,名額30人;但醫學類科系門檻可能要頂標左右。
過去40人起跳的復旦大學,過去兩年明訂只招15人。
綜合來說,最近一兩年陸校招台生情況,有「重質不重量」的趨勢:門檻愈提愈高,人數愈收愈少。目前可能只剩武漢大學被「指定」廣收台生,但政策也是隨時在變。
另外,2010年之前每年動輒招200名台生的廈門大學,20152016年兩年明訂只招20人;,該校2016年門檻仍維持前標,名牌科系如財經類門檻約需頂標。比較特別的是這兩年廈門大學都在前一年年底就公布對台招生簡章,因此2017年的招生簡章已經公布了,是31日到410日報名,門檻也是學測前標,也是只招20人,四月下旬面試。

精挑幾所學校就好
有家長問:申請陸校的校數,幾間比較妥當?建議最好一開始就精挑34所學校,寄出書面資料之後,靜待面試通知。大陸很大,來回一趟花費的時間、金錢、精力、事前要做的準備工作都相當繁瑣,除非真的是想趁機去大陸旅行,否則還是用最嚴格的眼光挑學校吧。
還有家長問:是不是只有應屆畢業生才能申請?其實這要看學校。很多陸校是不收往屆生(重考生、已在讀等),但像山東大學對台招生簡章就註明:「往屆高中畢業生攜帶畢業證書影本;應屆高中畢業生攜帶就讀學校開具的應屆畢業生預畢業證明原件,證明上應注明學籍號」。換句話說,不是應屆也OK

2017年增收預科生
值得一提的是,2017年開春大陸教育部宣布《普通高等學校招收和培養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及台灣地區學生的規定》,大陸各大學在招生名額外,可自行決定港澳台學生名額;且除了經由原有管道外,對於「未達到錄取條件,但具潛能達到入學要求的港澳台學生」,大陸各大學可按相關要求,先將其招收為「預科生」,學習滿1年並經學校考核合格後,轉為本科生(即大學部學生)。
關於預科生,過去這是只有少數陸校才開的小門,現在則是全面開放,可見大陸招收港澳台學生的殷切之情,一定程度上也可以看成大陸釋放的善意(當然台灣學校可不樂見這種情況)。但另一方面這個規定也強調,未來港澳台生轉退學、畢業、轉系的門檻一律比照本地學生,因此也別再想會對台生降低標準。

12016大陸大學申請時間、面試時間&學測門檻
學校
學測要求
報名日期
面試日期
北京清華大學
頂標
311日~44
421日~425
廣東中山大學
前標
315日~325
411
廈門大學
前標
315日~415
4月下旬
復旦大學
頂標
327日~44
426日~28
北京大學(含醫學部)
頂標
45日~425
59日至12
醫學部另行安排
上海交通大學
頂標
46日~422
510
南京大學
頂標
410日前
校方通知
浙江大學
頂標
414日~424
5月中旬
中國人民大學
頂標
417日前
5
武漢大學
前標
53日~520
530
製表:簡立欣 資料來源:各陸校官網


3.陸校學費、住宿費、獎學金
2006年之前,台灣學生去大陸讀書,學費比照國際學生,是當地學生的兩三倍;2006年之後,台灣學生的學費、住宿費開始比照當地學生。一般而言,大陸學費不高,主要差異在於「讀什麼科系」。除了電子類、藝術類需要比較多設備,或是有全英語教學的金融管理類學費較高之外,通常一學年學費都在5000元人民幣(下同)上下,約台灣的國立大學一半。

一年約5000人民幣
住宿費主要差異在於「檔次」。若與大陸學生同住,非常便宜,一年大約1000元上下,通常沒有冷暖氣、浴室和熱水。想住好一點的就住留學生公寓,通常附設衛浴、飲水機、冷暖氣、電視、電話、網路,房價有的以年計,有的以月計,差異很大。
以北京大學校本部為例,2016年學費是生命科學學院、信息科學技術學院、元培學院學費1學年5300元,其他院系5000元;住宿與大陸學生統一安排,約一學年1000元。北京大學醫學部學費是6000元,住宿費每天70元。
再以廈門大學為例,2017該校對台招生簡章已經公布了:人文學院、新聞傳播學院、外文學院、法學院、公共事務學院、經濟學院、管理學院、醫學院每人每學年5460元;航空航天學院按航空航天類招生,學生入學後在專業分流前每人每學年5460元;專業分流後到機電工程系和自動化系各專業學生每人每學年5460元,分流到航空系飛行器動力工程、飛行器設計與工程專業每人每學年6760元。
住宿方面,錄取在廈門大學醫學院的學生入住翔安校區,錄取在其他學院的學生入住思明校區。學生公寓住宿費每人每學年10001200 元,46/間。

台生有專屬獎學金
成績好的台生一定不要忘了申請獎學金。台灣學生在大陸可以申請許多獎學金,但是有兩種獎學金專屬台灣學生,一種是大陸教育部台灣學生獎學金,一種是寶鋼獎學金。
2005年大陸教育部頒布《台灣學生獎學金管理暫行辦法》,台灣學生開始有了獎學金「法源」,既然是台灣學生獎學金,顧名思義只有台灣學生可以申請,不需要和港澳僑學生搶。其中大學部每人每年30005000元,碩士生40007000元,博士生50009000元。
申請條件包括:1.認同一個中國原則;2.自覺遵守國家法律、法規,遵守學校各項規章制度;3.誠實守信,有良好道德修養;4.一年級學生要求入學考試成績優秀,二、三年級學生要求前一學年成績優良或在正式出版的學術報刊上發表科研成果。
實際評分指標包括4大項:基本素質(個人品德修養、學習態度狀況、法紀觀念、身心健康素質);學業成績;科研成果(期刊、論文、作品等);社會服務(志工、競賽、學生活動等)。
寶鋼獎學金是大陸國有企業寶鋼集團為鼓勵台灣學生、港澳學生來大陸讀書而設立的,是大陸最知名的大學獎學金之一,只有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南開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復旦大學、華中科技大學、武漢大學、中山大學、中國政法大學、廈門大學、南京中醫藥大學的台灣學生可以申請,且必須和港澳學生競爭名額,條件是沒掛科(被當掉)、成績優良、綜合素質較高。
寶鋼獎學金金額高達12萬元,但名額少,港澳台生每年僅125人可獲獎,台灣學生要跟港澳學生共同競爭。
寶鋼獎學金又分為優秀學生獎(金額1萬元)和優秀學生特等獎(金額2萬元)。一般說來寶鋼獎學金特別重視「個人事蹟」,要求「具體生動、簡明扼要、實事求是」地介紹,該學生德、智、體、美、勞「五種能力」的表現。
有台生反映,其實獎學金不是想像中那麼好拿,像台灣學生獎學金各校是有分配名額的,有些學校可能只分配到個位數,但單是一個系的台生就不只這些人了;此外評選標準也不透明,不只是看成績,還有其他綜合考量。


4.轉學轉系
凡事總有萬一,在大陸如果「讀不下去了」,是可以轉學回台灣的唷。
根據教育部2012年通過的「大陸學歷採認辦法」第二條、第四條、第五條修正條文,就讀教育部認可的大陸大學卻沒畢業者,回台轉學進入台灣的大學,可以申請證明,抵免學分。但是要注意:僅限教育部承認的陸校。

中途可以轉學回台   
至於想轉大陸其他大學,基本上就別想了。大陸本地學生自己都說,想要轉學,還不如重考比較快;台灣學生既然是以優惠身分入學,當然不可能任意轉學。
轉系方面,大陸和台灣一樣,中文系、哲學系常常是陸校的「跳板系」。以武漢大學文學院為例,20112012級總共354名學生,轉系學生竟高達80多人,比例將近25%
比較特別的是除中文系、哲學系以外,陸校醫學院居然被當作跳板,成為「轉出系」大熱門。復旦大學2014260人轉系,有20人是從醫學院預防系轉出;上海交大2013186人轉系,有55人是從醫學院轉出,約占醫學院同屆學生人數的1/10,而且僅2人轉入臨床醫學系。據瞭解,兩校醫學院轉出學生以檢驗、預防、營養等系為主。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新來乍到 上海交大台生吐槽

微信公众号“二月十三”(ID:shayne_light) 每年夏季小学期,都会有许多港澳台的学生选修上海交大的课程。在为期一个月的学习生活中,会有一个本校的学伴带他们办手续熟悉校园环境。 在维持现状的条件下,青年间的交流其实就代表着未来。下面选取了一些台生初到上海和交大时的...